開瓶時,每個人都會數一下瓶蓋上的鋸齒嗎?有些人說,傳統皇冠型啤酒蓋上的鋸齒不多不少,正好有21只,不管是大瓶小瓶,各種牌子的都是相同的,甚至有些酒瓶上的鋸齒狀瓶蓋也有21個鋸齒,到底為什么要這樣設計?隱藏的知識是什么呢?
啤酒瓶蓋子最初的鋸齒形狀并非只有21個,早在19世紀晚期,英國的威廉?佩特就發明了24齒瓶蓋,并獲得了瓶蓋的專利。蓋子內部也用紙片包裹著防止飲料接觸金屬,佩特認為24齒最適合封閉酒瓶。所以24齒瓶蓋作為工業標準一直沿用到20世紀30年代左右。
隨著工業化的進程,原來用手蓋蓋的方法,也就成了工業性蓋,最早使用腳踏壓,一套一套地裝在瓶上。全自動機械出現后,將瓶蓋裝入一根軟管,實現自動安裝,在實際生產過程中,發現24齒瓶蓋容易堵塞,若只有齒數,則無法將24齒瓶蓋重新改為23齒。
在1930年,鋼模受到價格較低的馬口鐵模具的沖擊,經過專業人士反復試驗,最終選定21齒瓶蓋。這樣做有兩個原因:
首先是因為啤酒里有氣體。啤酒是一種特殊的酒飲料,它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,它是由啤酒中的酵母菌產生的,由于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,因此對啤酒瓶蓋有兩個最基本的要求,一,密封性能好,第二,要有一定的咬合度,即一般所稱的蓋子要牢固。也就是說,每一個包褶與瓶口的接觸面積要成一定的比例,以保證每一個褶的接觸表面都能較大,瓶蓋外的波紋封口既可增加摩擦,又可方便開啟,21齒則是滿足兩者要求的好的選擇。
開瓶器也是另一個原因。啤酒廠內含有大量氣體,若打開不當,引起內部氣壓不均勻,極易受傷。研制出適合開瓶蓋的開瓶器,并通過不斷修改鋸齒,最終確定瓶蓋為21齒時,是最容易且最安全的。